提到PPP,大家能想到的是当年的爆雷事件。雷到一度让各大环保企业都敬而远之,然而最近却成为了香饽饽。至于香到什么程度,看看入场名单有谁你就明白了。从光大水务、首创环保、长江环保集团、北排、碧水源到中建、中南设计总院、中铁等等,大家都曾多次出现在入场名单上。
一、国央企纷纷带资入场,PPP究竟有何魔力?
10月17日,湖南郴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郴州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开标结果公示,联合体成员:三峡绿色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长江三峡绿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454474.55万元。
10月11日,湖州莫干山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清洁排放提标改造工程PPP项目单一来源公示,拟定供应商为湖州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预算金额为14859万元。
8月30日,怀柔污水处理厂和怀北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及雨污水干线运维PPP项目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供应商为北京北排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预算金额94309.97万元。
8月17日,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PPP项目预中标公告发布,预中标供社会资本为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为建安工程费98802.8584万元。
从上面数百亿的PPP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件事的态度,并不是来凑热闹,而是带着钱来真枪实干的。这就很好的应对了PPP的雷区,因为PPP很大的雷点在于社会资本方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然而国央企最不差的就是钱了。当然这些国央企也不是傻子,进入这个市场一定是看到了一些信号。
二、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PPP将成为重要抓手
6月9日,水利部发布《关于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不同类型水利项目的功能属性、投资规模、收益能力、运营管理等特性,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服务,实现水利PPP项目更好更快发展。
并且针对水利项目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在合作方式上,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类选择合作模式。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灵活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运营(BOO)、移交-运营-移交(TOT)等模式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在政策上也提供了支持,将加大政府投资引导力度。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5月30日,人民日报发文,用好PPP,拉动基建稳增长。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应努力用好PPP这一成熟融资模式,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从中央到地方纷纷点名PPP,可以看出PPP模式将成为重要抓手,同时也鼓励大家参与到PPP项目里来。但是小编发现好像这些政策并没有吸引到民企,因为民企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困境。
三、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时代,民企何去何从?
对于民企来说,虽然有着一颗积极参加的心,但是不得不考虑一下现实风险。
1)PPP项目自身风险
PPP模式本身属于政策产物,因此也是靠政策吃饭。然而对民企来说,在应对政策变动时明显有弱势。同时,民企对市场价格、市场需求、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抵抗力也较弱。最后,民企在参与PPP项目过程中还需要面临项目本身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不合理的工程设计、现场施工问题和不恰当的质量管理等。
2)PPP项目收益风险
在涉及到运营类或使用者付费类的项目时,会面临定价不合理的问题;在PPP项目中,同时也会遇到补贴不明确的问题;在PPP项目中,民企往往承担着与收益不相匹配的风险。
3)PPP项目融资风险
对于民企来说,融资本身就很艰难。因为相比于民企,银行会更愿意把钱放给国央企。同时,民企对于其他融资渠道了解不多,因此不能同时开展多渠道融资。
那么对于想要参与PPP项目的民企来说,怎么才能避免这些风险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规避风险:
首先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项目自身的合法合规性,例如各过程性文件是否齐全、有无立项、后期有无可能存在项目土地无法及时获取的问题等。
其次在选择政府时,需要对意向合作政府的财政能力、履约能力和区域内其他PPP项目的开展情况做一个前期调查。
最后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整合多方资源、分散项目风险、方便项目融资。
当然做好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修炼内功,毕竟专业的人才能干专业的事。
结语
无论是国央企还是民企,在对待PPP项目时虽有热情但需保持冷静,因为当年的雷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同时,在国央企带资进场的时候,民企应该做的是夯实内功,擦亮眼睛找准时机进入赛场。(环保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