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乡村振兴

  • 更新日期:2021-10-29 16:25:44
  • 作者:网络转载
  • 点击:0

第一,为什么叫作乡村振兴,而不是农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 —2022 年》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它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从指称上讲,农村与城市相对应,它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强调的是物质方面的内容差异,而乡村则类似于都市概念,它是内涵更丰富、内容更综合、更有情感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生产生活共同体,更加强调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归属感,它的本质含义是家园。我认为乡村就是指县以下的区域,所以到了县一级就没法再分,必须一体考虑、一体规划。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乡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不只是经济发展和农业进步,而且同时要守护好中华文明传承物质载体的精神故土。乡村不是暂时的栖居地,一定要建设好几亿农民的美好家园。

第二,为什么乡村振兴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有联系,但它们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二者等同起来,就等于混淆了两个发展阶段,模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性含义,强化了思维惯性和政策惯性,就会在工作中造成方向性偏差。归结起来,就是对新时代认识不足,对乡村振兴作为写入党章的全域性战略地位认识不清。因为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高速城镇化为特点的城乡关系条件下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当时人们在价值层面和认知层面上,都没有把城市和乡村看成是等值的,而是区别看待,认为农村不如城市,就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乡村振兴的提出,实际上是在城乡等值这样一个理念的支配下实行的战略,它是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发展后对城乡关系认识的一个重大飞跃。城乡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它们是等值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这样一个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的。所以在原有的工业化框架下搞新农村建设,乡村始终是被动、消极、 弱势的一方,与主动、积极、强势的城市相对应,农村始终是作为城市的附属物而存在。农村工作的重心是满足城市和工业的需要,完成城市和工业发展对农村提出的任务;农村的工作发展不是着眼于农村本身,而是向着城市和工业发展目标,服从服务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农村只是手段,不构成目的。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农村的无主体性或者去主体性。乡村振兴,不是片面强调以工业、城市带动农村农业, 而是要使农村建设发展成为目的本身,要赋予农村与城市平等对等的主体地位,将农村地区作为独立的而不是附属的战略地区,在此前提下建立健全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就是理解振兴含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对农村定位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适应和服务于这一发展阶段提出的一个全局性的战略。如果不这样理解, 就会犯战略性、方向性错误,就是没有在思维方式上从过去的战略中转过来。 

第三,为什么要搞乡村振兴,而不能理解为村庄振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深刻的教训之一就是将建设的重点和基本单元设置为一个个村庄,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简化为新村庄建设,甚至简化为新房建设,造成的结果是资源资金效率低下、利用粗放,各种生产要素分散,不能形成结构性整体,政府的行政力量和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不能很好配合,政府各种力量无法很好地整合。乡村振兴是县域内的全域振兴,当然要做好村庄的整体工作,如果仍然将着眼点放在村庄,就无法将一个区域内的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和体系看待,乡村振兴也就无从谈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一些地区,搞乡村振兴要有产业基础,所以我们非常明确地提出一个概念:以县域为单位,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位。根据一个县域范围之内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来划分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也可以突破乡镇之间的界限。举个例子,临朐县是潍坊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县,九山镇又是临朐县域内比较偏远落后的镇。在此地发展工业不行。但是2013年,淄博一个企业家发现了这个地方的潜力,多年来致力于钻研薰衣草种植。如今九山镇的薰衣草种植面积突破 3000亩,有望发展为 30000 亩,届时会成 为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借助薰衣草的各种功能,他们要打造“中国睡谷”,使其成为康养基地,发展薰衣草的深加工,生产精油、化妆品等系列工业产品,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在这个区域内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规划建设 50 平方公里的宋香园,涉及 22 个村,1.6 万人,建设一个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公共服务档次较高、 风景优美而又有文化底蕴的薰衣草特色小镇,或者薰衣草田园综合体,那我们应该将其界定为农村还是城市?所以,乡村振兴一定要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进行突破村庄范围甚至乡镇范围的区域规划,在这个范围内有些村庄要消失,有些村庄要转型,一切服从于规划。 

第四,乡村振兴是资本下乡还是要素下乡?乡村振兴肯定要涉及资金问题,但是大部分农村研究者坚决反对资本下乡。他们认为资本下乡有两个恶果:一个是资本下乡不会挣钱,因为农业效益太差;第二个问题是如果资本下乡,乡村土地都流转了,资本逻辑控制乡村,基层政权怎么办?我们调查研究的一个结论是,可以探讨鼓励资本回乡,或者扩大一点,叫作“要素入乡”。资本回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本乡本土的人出去发家致富了,在外地成了企业家,但是,乡情常在,有意愿回到 自己的家乡,来振兴自己曾经生长于斯的这片故土。资本或者要素带回来了,但急迫的诉求不是谋利或者不急于近期谋利,而是想通过这个途径获取社会尊严。这种投资行为不纯粹是一种资本逻辑,而是赋予了情感逻辑的内涵,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价值追求。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很多,在潍坊范围内特别是诸城市有很多事例,值得认真研究。这里,我们主张的并不纯粹是资本下乡,而是要素回乡,是人、钱、物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