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难题 促发展 PPP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成效初显

  • 更新日期:2021-06-30 22:20:01
  • 作者:中国财经报
  • 点击:0

财政部PPP中心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累计832个脱贫县中已有527个探索应用PPP模式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4年以来,累计在库乡村振兴类PPP项目1631个、投资额1.2万亿元。今年以来,新入库项目46个、投资额278亿元。

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认为,2014年全面推行新一轮PPP改革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是PPP推进的重点领域,PPP模式的推广应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成效已初步显现。

PPP模式支持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创新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主要依赖国家投资和农民自身投入,但由于农业的社会效益外部性和农村业态的相对特殊性与复杂性,国家投资难以充分覆盖,农民个人投资则能力实力不足,因此对农业农村的资本投入相对匮乏一直是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也是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和农业农村转型升级亟须突破的重要瓶颈。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表示,各地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明确外在目标,内化激励机制,以PPP等模式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在充分利用市场机遇、最大化价值创造和合理利润的同时,有效兼顾和主动助力社会目标的实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股权董事周劲松认为,运用PPP模式,能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在乡村振兴领域运用PPP模式,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让社会资本的农业投资可预期、有回报、能持续;要建立农民与社会资本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尤其要不断创新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产品和支持方式,广泛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融合发展,让利于农,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社会资本优势,破解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PPP模式作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公共服务供给管理方式,全面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焦小平表示,PPP可以有效发挥社会资本的市场化、专业化优势,破解传统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营效率低、维护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需求,助力农产品稳产保供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提供有效支撑。

一是构建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完整制度体系。PPP已经建立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具体规划,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是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PPP项目已全面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节水行动等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园、绿色农产品加工等质量兴农战略,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精准补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目前PPP已全面支持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处理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支持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遗迹保护和民间文化传承发展等,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支持农村教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是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PPP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瞄准贫困人口、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推动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510个运用PPP模式支持脱贫攻坚,占61.3%;项目累计1546个、投资额1.2万亿元。其中,“三区三州”地区项目103个、投资额476亿元。

优化服务、精准引导,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发展

当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呈现出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投资模式更加多样、投资领域更加广泛的态势。PPP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之路接下来如何走?

专家认为,乡村振兴PPP项目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领域:一是重点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解决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在推广PPP模式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时,应当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参与实施区域化整体建设。同时,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参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运营,探索将有稳定收益的项目、区域打包、整合,让社会资本有预期、有回报、能持续。

二是重点关注人地关系的和谐问题。完善乡村振兴PPP项目的土地供给和项目用地持续管理制度,既保障PPP项目所必需的项目用地,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构建和谐的PPP项目人地关系。

三是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农村产业链,激发农村自身造血功能。以PPP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能够快速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在以PPP模式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时,可探索采用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由社会资本主导整合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此基础上,同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杨剑敏表示,今后应进一步优化服务、精准引导,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PPP政策部署,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特色服务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等四大领域,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更加精准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在强化政策指导,规范高质量推动PPP工作方面,要继续坚持严规范、强监管、防风险、抓绩效、高质量推进PPP工作。一是用好PPP综合信息平台。升级后的平台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加强了PPP项目监管、服务和信息披露作用,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

二是严把项目入库审核关。建立结构化、标准化文件模板,提升信息规范统一度。完善入库审核标准,加强智能审核与逻辑校验,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度,规范入库程序,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三是加强财政风险动态监测。完善财政支出责任监测功能,细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支出责任,确保纳入中长期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承监测预警,严防PPP项目财政风险。四是抓实绩效考核工作。落实绩效评价指引,规范绩效评价程序,强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精准对接按效付费机制,深化、细化财政预算管理。

在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支持农业农村PPP项目方面,要主动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PPP政策部署,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特色服务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等四大领域,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更加精准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在农业产业方面,鼓励PPP模式积极支持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领域,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在农业农村服务业方面,鼓励PPP模式积极支持电商、乡村旅游、农村垃圾污水清理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PPP模式积极支持农村公路、生态循环农业、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础。

在科技创新方面,鼓励PPP模式积极投向现代种业、农村地区“两新一重”、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村创业等领域,参与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此外,应积极推广良好案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我们正联合农业农村部梳理推广PPP支持乡村振兴良好实践,宣传农业农村PPP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企业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汇聚PPP专业化智能化企业、智库团队、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等多方合力,创造传导农村公共服务的情感表达、文化科技应用价值,形成多元供给格局,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杨剑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