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代表,贵州地方债务化解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 更新日期:2023-05-12 13:37:53
  • 作者:创始人
  • 点击:0
贵州地方债务问题已成为中央和地方联合化债的典型代表:

一方面,是由于债务规模庞大,仅靠省级层面已无力偿还;

另一方面,是因为贵州为推动地方化债工作打个样,各地区都在持续观望。

债务化解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贵州因其债务问题突出而走在全国化债行动的前列。如何看待贵州化债所打出的“组合拳”?


政策文件先行



近期,贵州因化债动作频繁,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


4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曾刊发《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靠自身能力已无化债方法》一文,首次由官方渠道公开发声无力化债;


4月14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与国务院国资委签署《国务院国资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月17日,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与信达贵州分公司、信达地产签署《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4月18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合作;


4月22日,中国信达发布消息称,公司将通过组建50人金融专家团等措施,重点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助力国企改革、房地产纾困等方面与贵州省开展合作;


5月8日,贵州省政府官网公布《贵州省打造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规划(2022-2035年)》批复。


在黔东南州落实化债责任和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隐性债务采取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周转。


贵州化债思路中的变与不变




贵州之所以引起市场关注,是因财政与债务不匹配的矛盾在全国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而作为广义债务率(含城投有息债务)最高的省份,贵州在一定程度上将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


纵观近年来贵州的各项举措,从2019年的高规格投资人恳谈会,到申请建制县置换债、茅台化债,再到近期的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总对总合作。


反映的是贵州化债由内向外、自下而上争取资源的过程,化债资源已由省内逐步向上层的政策、资金、专业方面延伸。


这一变化,离不开贵州独特的区域定位,国发[2022]2号文再次明确了贵州的战略地位、充分肯定了贵州发展成绩,同时也正视了局部债务问题,并提出展期、重组等方式化债,为后续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提供了重要依据。


需要明确的是,不管以何种方式化解债务,化债主体和化债原则是一以贯之的。


早在2014年,国发[2014]43号文就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此后,以省级作为总责任主体、市县区按属地原则压实主体责任的思路贯穿于财政投融资体系改革之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20号)进一步明确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省级财政事权,省级党委和政府对对辖区内债务风险负总责。


可以预见,谁家的孩子谁来抱、中央财政不兜底将作为债务化解的基本原则延续执行,地方政府应认清现实、从实际出发,结合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源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债务化解方案。


根据政策规划,到2025年贵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


未来,贵州的化债举措仍将进一步细化实施,以中国信达为代表的的国家队入场能否实现债务接续和资产盘活,化债过程中又如何防止债务风险向金融系统的转移,值得市场持续关注。